银川铁路运输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银川铁路运输法院->新闻中心->法院资讯
国徽进村,法入民心:银川铁路运输法院 打通生态保护“最后一公里”

  

国徽高高悬挂,几张桌椅整齐排列——一个既庄严又朴素的巡回法庭,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龙源村悄然设立。近日,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了村民家门口,公开审理一起非法收购、贩卖野生条纹正钳蝎案,让法律走进田间地头,也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乡村肌理。


法槌敲响,警示回响乡村

庭审现场,法官围绕被告人定罪量刑、生态是否修复等核心问题逐一审查,认为被告人苏某、田某明知所收购的条纹正钳蝎系他人非法捕猎所得仍予以收购,均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鉴于二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主动缴纳生态修复金,认罪悔罪态度良好,遂当庭判处二被告人拘役四个月至三个月不等,各处罚金,并适用缓刑。

法槌落下,声音清脆而坚定。法官以判决为诫,明确向村民传递一个信号:任何为非法猎捕“开绿灯”、企图从中牟利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判后普法,联手织密“防护网”

庭审结束,普法继续。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联合当地公安、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联合普法。法官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释何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公安民警从侦查工作实际出发,揭露此类犯罪的隐蔽性与危害,提醒村民“不越线、不参与”,一旦发现非法猎捕、收购等行为,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则带来生动科普,讲述条纹正钳蝎如何默默守护庄稼,同时介绍了哪些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明确了“什么不能捕,什么不能卖”。

“原来抓蝎子、卖蝎子真是犯法的!”旁听庭审的村民发出感叹。没有枯燥的法条宣读,没有照本宣科的说教,这场“组合拳”式的普法,真正做到了从“惩治一人”到“教育一片”,让法治意识和生态理念同步扎根。


巡回审判,走出法庭走进人心

条纹正钳蝎,不仅是国家明文保护的“三有”野生动物,更是红寺堡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此次巡回审判活动,是一次集“审判、惩治、教育、预防”于一体的司法实践,不只是审理一桩案件,更是一堂“看得见、听得懂”的法治公开课,展现了司法力度与温度的统一,也拓展了生态司法保护的广度。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将继续创新巡回审判机制,提高巡回审判频次,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为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贡献更加坚实的司法力量。

科普小课堂|条纹正钳蝎:农田里的“无声卫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条纹正钳蝎,俗称蒙古正钳蝎,身体呈黄或黄褐色,长约4-5厘米,尾部带毒刺,昼伏夜出,在我国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常见。条纹正钳蝎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每年每只条纹正钳蝎可以狩猎蝗虫、白蚁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是生态平衡与农业生产安全的“天然守护者”。2023年6月26日,条纹正钳蝎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三有”保护动物,禁止非法猎捕、买卖和食用。有效控制害虫数量,是生态平衡与农业生产安全的“天然守护者”。

来源: 责任编辑:魏亚楠、李宁、倪楚瑶
☆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银川铁路运输法院,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