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铁路运输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银川铁路运输法院->新闻中心->法院资讯
共筑绿水青山法治屏障——银川铁路运输法院“送法进机关”助力环境治理提质增效

  

如何让晦涩的法条成为一线执法的“利器”?如何让司法的智慧赋能环境保护的前沿阵地?自今年八月以来,银川铁路运输法院选派资深法官组成“讲师团”,先后在环境主管行政机关及公安机关开展了五场“量身定制”的专题授课,掀起了一股学法、用法的热潮,收获了参训单位的好评。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白梅在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授课

这场“司法服务上门”行动,精准直击环境资源执法中的痛点与难点。授课法官深入调研一线办案需求,针对不同单位的业务侧重,精心准备授课内容。从涉野生动物案件的审查要点,到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顺畅衔接;从环资刑事案件的关键证据规则,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实践探索……法官们将最新的司法政策与鲜活的审判实践相结合,把复杂的法律条文梳理成清晰明了的“操作指南”,让抽象的法律概念在生动的案例中“活”了起来。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王唯君在银川市公安局授课

“太实用了!法官讲的内容都是我们日常办案中最常碰到、最头疼的问题。”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法院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紧贴地气,如同一场“及时雨”,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在证据审查、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的能力。他们由衷希望,这样的交流能成为常态。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三级法官魏亚楠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授课

此次系列培训,是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延伸审判职能、服务大局的生动缩影。它不仅仅是一次次简单的授课,更搭建起了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的桥梁:一方面,它是一次“标准”的传导。通过将司法裁判标准前移至执法侦查环节,为依法、精准、高效打击环境资源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迈向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的阶段。另一方面,它是一次“合力”的凝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进一步畅通了案件在立案、侦查、移送等环节的衔接,拧紧了环境法治保护的“责任链条”,凝聚起生态环境法治保护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将继续拓展司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组织庭审观摩、构建交流平台、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绿皮书等多种形式,持续为环境执法一线输送司法智慧,为筑牢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加坚实的司法力量。 
来源:银川铁路运输法院 责任编辑:魏亚楠、倪楚瑶
☆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银川铁路运输法院,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